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2播放
点京红厨香肠选用纯天然无添加配料,纯手工制作,外形饱满,色泽自然,香气浓郁,肉质鲜美。严格按照2:8的肥瘦比例灌制,特殊工艺腌制口感不柴不腻,风味醇厚,老少皆宜。
点京红厨香肠制作技艺是郑家的祖传秘方,历代传承不绝,距今已有百余年历史。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制作工艺不断创新,点京红厨香肠的口味越来越接近重庆的饮食习惯。点京红厨香肠选用纯天然无添加配料,纯手工制作,外形饱满,色泽自然,香气浓郁,肉质鲜美。严格按照2:8的肥瘦比例灌制,特殊工艺腌制口感不柴不腻。
点京红厨香肠制作技艺的传承,不仅保留了传统的手工制作方法,还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科学创新。尽管烹调工艺可以用笔记载于文本之中,但是烹调加工过程是一种再创造行为,其技巧、技艺仅仅存在于操作过程中。一根根饱含匠心的香肠,不仅仅是一种食物,其中的制作技艺,特别是背后的人生故事和文化魅力更是代表了美食背后的内涵,它蕴含了深厚的历史积淀,更代表着一种责任与情怀。
点京红厨香肠制作技艺发展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其字号最早由郑友洪先生的奶奶于20世纪50年代创立。郑友洪先生受郑奶奶的影响很大,从小就跟着郑奶奶学习香肠的灌制。郑先生45岁时,郑奶奶去世,郑奶奶临走时嘱咐郑先生,一定要把郑家的香肠一代一代地传下去,郑先生谨遵奶奶的嘱托,毅然决然地辞掉了原本的稳定工作,一心全部都扑在了传承制作和研发香肠完善创新上面,在香肠的制作和产品风味上追求符合当前饮食文化和品质追求,选择更健康的材料制作。面对重庆以及全国各省的食客,在众多热心食客的反馈下,郑先生一次次地将香肠改良精进,以确保孕妇以及老人儿童都可食用。
工序
1.选原料:肉一般选用猪肉、牛肉为主,选择臀肉和腿肉最佳,选用的精盐应色白、粒细、无杂质,酒精选用酒精体积分数50%的白酒或料酒,其次,选用上好的砂糖。
2.切块:剔骨后的原料肉,首先将瘦肉和肥膘分开,并将其按照加工要求切成小方块,以利于腌制为主。
3.腌制:采用干腌制法提高香肠的渗透压和肉质的保水性,使肉质Q弹软糯。
4.绞肉、斩拌:将肉剁碎,消除肉质不均匀性,使肉质嫩滑。香肠制作中,斩拌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将原料肉斩碎乳化,使其释放出最多的肉蛋白,以达到最佳的黏结性。
5.拌馅:将已经搅碎的肉和配方中的其他辅助成分混合在一起。
6.填充、扎结:将拌好的肉馅灌入准备好的肠衣中。
7.发酵:使肉产生特殊风味、色泽和质地,形成较长保存期的制品。
8.蒸煮:改善肉色、延长制品贮存期。
9.干燥:在自然条件下,使水分蒸发的工艺过程。
郑友洪,重庆市巴南区人,1979年开始跟随奶奶学习点京红厨香肠制作技艺,至今已熟练掌握其全套工艺。为进一步扩大项目影响力,郑友洪于2005年创立了红厨食府,为点京红厨香肠制作技艺的传播做出了贡献。多年来,郑友洪在不断的实践中提高自身技艺,被评为国家高级烹饪技师,并担任大渡口区餐饮商会会长,中国食文化研究会陈志刚传承工作室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