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东盟自贸协定(“10+1”)升级版 > 各方观点
杨丹志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安全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东盟系列峰会近日落下帷幕。东盟及中国、美国、日本、印度、韩国等国领导人在峰会期间围绕地区安全及未来发展若干重要议题在双边及多边层面展开密集外交互动,并就多项议题达成共识。100多份合作文件的签署,成为此次东盟系列峰会的重要成果。此次东盟系列峰会有三个亮点值得关注:
一是东盟在地区事务中的中心地位仍然不可替代。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特别是大国博弈甚至战略竞争加剧的大背景下,中小国家对于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的关注和焦虑持续上升。东盟系列峰会的顺利举办,表明东盟作为中小国家集团,依然具有强大的组织力和影响力,在地区合作中依然处于中心地位。
从“10+1”“10+3”,到东亚峰会和区域全面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协定(RCEP),东盟在地区合作平台搭建、议程及议题设置和引领方面发挥的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既是在历史中形成的,也符合东亚地区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的现实。任何大国都无法取代东盟的位置。
2022年东盟系列峰会,东盟继续致力于加强自身建设,增强内部团结和发挥地区领导作用。在系列峰会期间,东盟还先后宣布与美国和印度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继续构建与大国互动合作的机制平台。东盟成员国在原则上同意接纳东帝汶为东盟成员并承诺帮助东帝汶完成入盟机制建设。东盟向“扩容”迈出新的一步,也充分表明东盟对自身实力的自信。
展望未来,东盟会进一步加强内部建设,加强内部凝聚力,并制定更为灵活、务实的对外政策,特别是在继续保持东盟中心性的前提下,积极开展大国平衡外交,吸引大国对地区安全及经济发展各项事务的深度参与。东盟外交也将会更加有声有色。
二是中国—东盟关系坚如磐石。在2022年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中国与东盟领导人聚焦发展与合作,就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丰富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内涵,推进中国-东盟关系提质升级形成了诸多共识。中方就如何推进中国-东盟关系提出的建议主要涉及以下内容:共建和平、安宁、繁荣、美丽、友好“五大家园”;对接发展战略及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以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正式启动为契机,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增强发展动能;推动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落实,加强多边发展治理协作。中方的建议还涉及中国东盟公共卫生科技合作及人力资源质量提升等多项内容。
中国与东盟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合作将持续推进。双方将进一步降低关税壁垒,实现供应链的深层次契合,保持供应链的稳定,同时,还将致力于探索新的经济合作方式和形态。特别是在绿色发展以及电子商务等数字经济领域,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将进一步加强。3.0版的中国东盟自贸区远景光明。
中国对于东盟在地区中心地位的坚定支持及在南海问题上作出的“维护南海和平稳定和航道畅通,愿同东盟国家一道把南海建设成为和平、友谊和合作之海”的承诺,也有助于中国与东盟增强安全互信和开展务实合作。在第25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双方发表《纪念<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签署20周年联合声明》,表明中国和东盟在南海问题上形成了新的、重要的共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
总体上看,中国与东盟关系有着坚实的基础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任何外部势力试图离间破坏中国—东盟关系的动作终将被证明是徒劳的。
三是东亚合作虽有阻力但前景依然可期。近年来,大国竞争及地区内的部分国家间关系交恶对东亚合作进程产生了消极影响,东亚合作进程一度沉寂。
部分大国试图彻底掌控东亚地区区域贸易规则的制定权,不遗余力地推进重建供应链,拼凑以己方为核心的小集团。针对部分国家形成壁垒的做法实则是在制造经济领域的阵营对抗,这有可能会导致地区的分裂。
尽管如此,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潮流依然是不可阻挡的。建设一个具有包容性的地区架构,通过地区治理妥善解决地区安全和发展重大问题符合东亚地区内绝大多数国家的利益和诉求。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粮食危机和生态环保危机迫使东亚国家加快合作步伐。新冠肺炎疫情应对及疫情后的经济复苏也是东亚国家共同面临的要务。
因此,在此次东盟系列峰会特别是东亚峰会期间,虽然也一度出现制造对抗和摩擦的杂音,但强调合作和发展仍然是主流。东亚合作的前景依然可期。
免责声明:
本网站标明来源的其他媒体信息,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