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简介: |
天兴居 “肝肠寸断”的炒肝情结
天兴居炒肝店,原名“会仙居”,于清朝同治元年(1862年)在前门外鲜鱼口开业,创始人刘永奎,经营酒菜,后添自制的酱肉和火烧。1900年,刘永奎之子刘宝忠兄弟三人开始经营“白水杂碎”,后来改良成“炒肝”,名噪于京城。
民国22年(1933年),洪瑞和沙玉福二人合伙在会仙居斜对面开设了天兴居,专营炒肝。由于经营得当,天兴居的炒肝质量和销售量很快超过会仙居,原会仙居的老主顾也逐渐转向天兴居。
1956年公私合营时,会仙居与天兴居合并,由原天兴居掌柜沙永福的后代沙德亮任经理,原会仙居做炒肝技术最好的老师傅司德印掌灶。首次设立了专门洗肠子的车间,由专人负责洗肠子。博采两家优良的传统制作方法,使北京炒肝这一特殊风味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如今,北京人吃炒肝仍首选天兴居,因为这里的炒肝始终保持了“肝香肠肥,味浓不腻,稀稠适度,吃蒜不见蒜”的特色。
1992年,天兴居炒肝店被北京市商业委员会及北京市文物事业管理局确认为“北京365bet娱乐场客户端_365bet平台总代_正规365娱乐平台”;1997年,在北京名点名菜鉴定展示会上,天兴居炒肝荣获“北京名小吃”称号;同年,在首届全国中华名小吃认定活动中,被认定为“中华名小吃”;2006年,被商务部首批认定为“中华365bet娱乐场客户端_365bet平台总代_正规365娱乐平台”。2012年,入围2011年度“北京100强餐饮门店”。
目前,天兴居品牌拥有4家直营店,分别是天兴居鲜鱼口店、天兴居玉蜓桥店、天兴居瀛海店和天兴居东四十条店。2007年,“天兴居炒肝制作技艺”被列入崇文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