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简介: |
龙泉官窑简介
龙泉烧制青瓷肇始于三国两晋,兴起于北宋,在南宋到元达到鼎盛,明代末期开始衰落,新中国使它再次得以重生,其生产历史长达1600多年,是我国制瓷史上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个窑系,窑址位于浙江西南部(今龙泉市)。
公元1127年,南宋高宗皇帝赵构辗转八年、定都临安(今杭州)后,为满足宫廷用瓷需要,在浙江龙泉大窑、溪口设立窑场,专门烧制宫廷用瓷,史为龙泉官窑。此时的南宋可谓龙泉官窑的黄金时期,出现了崭新的面貌,由于北方制瓷技术的传入,龙泉官窑结合南艺北技,登上了青瓷的顶峰,为中国奠下了制瓷王国的美名。一千多年以来,被举世认为是艺术性最高的时代。这一时期,龙泉官窑分为两大类:其一胎黑质坚、面显纹片、紫口铁足、古朴高雅、釉色有粉青、灰青、翠青和月白等;其二胎白质厚、釉面柔和、晶莹滋润、无瑕如玉、薄胎厚釉、尤以粉青和梅子青最为突出,为世所贵。
龙泉官窑制作工艺十分复杂,从采料、配方、成型,上釉到烧制需经八十余道工序方能完成,要求极高,出窑率十分低,又因旧时官制、所制品不得流入民间,“臣庶不得用”,故传世很少,成为中国古代瓷器中的珍品,被中外博物馆珍藏。
由于历史原因,到了明末清初,龙泉烧制青瓷的窑场所剩无几,陷入一蹶不振的地步,灿烂的龙泉官窑青瓷之花至此湮没。建国以后,在中央政府恢复中国名窑的号召下,各路专家对龙泉官窑进行了全面的考古挖掘和研究开发,使原始工艺得以完整地恢复。
现代的“龙泉官窑”继承了古代官窑制品的传统,工艺上严格要求、规范操作,并在每件成品底部打上“官”字印记,对待瑕疵品一律销毁。凭借着千年丰厚底蕴的“龙泉官窑”,相继被浙江省委、省政府和国家诸部、委、局等选为对外交流的文化礼品。在此同时“龙泉官窑”瓷器也倍受众多海内外知名人士和文人墨客所青睐。“龙泉官窑”之“官”更是国家商务部首批认证的“中华365bet娱乐场客户端_365bet平台总代_正规365娱乐平台”。
『“官”字乃龙泉市官窑瓷业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注册号:10702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