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企业名称: 镇江唐老一正斋药业有限公司 品牌名称: 唐萼楼
        单位地址: 邮    编:
        联系人: 联系电话:
        代表性注册商标: 唐萼楼
        企业简介: 我祖唐守义布业生理,得异人传授良方,秘制灵膏治病神效,创自清康朝熙初年,距今353年,以“一心本一德治病救人,正人先正己一丝不苟”和“缺味少药不出门”的祖训,取其横联,以“一正膏”着称,历史悠久,宇内驰名,蜚声南洋各国。 康熙五十年(1712年)名臣钦差河道总督陈鹏年以良药的典故“橘井”赐题“橘井流香”匾,乾隆二十五年第三名进士(探花)大书法家王文治题书365bet娱乐场客户端_365bet平台总代_正规365娱乐平台“唐老一正斋”字号匾,至今还在使用,道光二十年状元李承霖赐“唐家老铺”匾,并在“橘井流香”匾上加跋一段,题词:“唐沐先德唐守义创立一正膏药店经过,有济世利人之功,见陈公题词不胜景仰……”等语。同治十年,苏松常镇布政使兼兵备道勒方錡赐“香芬玉釜”匾,同年江南大主考王纹绾赐“济世利人”匾,同治十二年知县汪厚坤赠“举人”匾,光绪丹徒县志,《摭余•实业卷》三载:“一正膏药海内驰名”。这些都是对“一正膏”疗效卓着,治病救人的表彰和颂扬。 自康熙——同治的二百年间不断出现假膏,诳客误病,有损一正膏的信誉。唐氏历经七代人的不懈诉讼,不停打假,于同治八年节奉督、府、臬、道、府、县各级官署衙门批准立碑“奉宪勒石永禁”,即中华禁假第一碑。碑文记载“……抚宪准于老店门首建立旗匾,由道给示勒石永禁并行县遵照在案,具禀前情合并给示勒石永禁,为此示仰远近军民客商人等知悉,尔等当知一正斋老店秘方利济久经驰名只此唐家并无分铺,毋许私制假膏,冒混牌戳,图利病民,尚有故违以及籍端诈扰,一经访闻或被告发定即提究详办绝不姑宽,其各凛遵毋违特示。同治八年九月二十七日示”。 “唐老一正斋” 的历史比北京同仁堂早八年,比杭州胡庆余堂早近二百年,唐八世传人唐萼楼其父举人唐沐于同治十二年去世后,萼楼继承祖业,他以“颐亲诲弟五品用训(五品即仁、义、礼、智、信),循法无过修理无邪”,“我虽求利养身,犹贵存心济世”,“修合任凭我意,存心自有天知”自勉。光绪五年(1879年)二月十六日上海《申报》一则报道:“镇江老一正斋膏药分售启——本斋秘制万应灵膏,济人利病,迄今两百余载,中外驰名,而北直关中,两湖皖豫,尤为除疾至实,即东洋诸国,缅甸、安南,更属慕名争购。前因假冒,日多混淆误病,曾奉各大宪给示勒石永禁在案……”。唐老一正斋膏药虽穿透时间的长河仍然经久不衰,几个世纪以来都是靠“一正膏”的疗效,病客的口碑,口耳相传,名扬海内外。在北方黄河中下游地区,素有闺女出嫁用镇江膏药(即一正膏、万应灵膏)作陪嫁的风俗。故而镇江人传说唐家的膏药是茅山的菩萨照远不照近,过了黄河就放香。 唐萼楼掌门54年之久是唐老一正斋的鼎盛时期,民国十一年(1922年)在农商部注册了“唐家老一正斋”商号,以他多年医德、药德,行善积德的人品,深受世人尊敬,成为镇江历史名人,他去世后,其子唐九世唐元兰于民国十九年(1930年),首先在全国注册了其父唐萼楼肖像商标,也是镇江市有史以来第一商标。1979年镇江中药厂出口到新加坡的五万张膏药,因改金山牌商标,不是唐萼楼老人头商标,故而外商全部退货,可见品牌商标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的重要。 解放后,1956年国家实施计划经济,以唐老一正斋“一正膏”为主产品创办镇江制药厂,唐十世唐坚率其唐氏八人并入该厂,传授技艺,1965年又创办镇江中药厂,唐坚都是膏药的领军人物,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里,又是右派分子被改造的对象,工作繁重,积劳成疾,1977年病逝,唐坚为镇江的中医药事业作出巨大贡献,他生前常说:“我为祖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名书法家李宗海先生为唐坚立碑挥书“为中医药事业贡献毕生精力”。 1966年文革浩劫,镇江最老的老号,首当其冲,七次抄家,所有极有价值的历史文献,均不能幸存,至今毁坏的痕迹尚在,但是“一正膏”的祖传秘方被我们千方百计的保护了下来。 近几十年来国内外来信来访者甚多,要求“唐老一正斋”恢复祖业、恢复信誉的呼声极大。喜逢党的政策十分英明,拨乱反正,正本清源。中央1979年84号文件规定,经镇江市革命委员会批准将唐坚从原工商业者区别出来,明确其本来劳动者的成份。1982年,唐老一正斋旧址被列为镇江首批文物保护单位。唐坚之子唐十一世传人唐镇北、唐镇凯等于1992年在邓小平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在各级领导、各界有识之士的关心下,重新注册了唐老一正斋。1994年,重新延续注册“唐萼楼”肖像商标,该商标1996年从三千个商标中被评选出57家“镇江市首届知名商标”。 1998年,唐老一正斋被江苏省政府从70万家企业中精选出,评选为“江苏知名企业”。 2004年,“中国质量观察站”、“中国质量观察杂志社”授牌唐老一正斋为“质量管理示范单位”。 2005年,中国商业联合会授牌唐老一正斋“中华365bet娱乐场客户端_365bet平台总代_正规365娱乐平台”企业。 2007年,唐老一正斋被授牌“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8年,唐十一世传人唐镇北,荣获“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享受国家津贴。 2011年,国家商务部授牌唐老一正斋“中华365bet娱乐场客户端_365bet平台总代_正规365娱乐平台”。 “一正膏”重新问世以来,严格遵循“一心本一德治病救人”和“缺味少药不出门”的祖训,以诚信求实疗效卓着,取信海内外,取得广大病客用户的一致好评,取得较高的社会效益和良好的社会信誉,用户高度评价称赞“一正膏”是中国优秀的医药精华,犹宜宏大,造福苍生,造福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