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简介: |
宁静致远宁远堂
据《苏州市志•医药篇》载:苏州曾是全国着名的药材集散地之一,饮片质量之优良闻名全国。苏州中药铺的历史,向有 “宁、沐、雷、童”之说,其中以宁远堂药铺的历史为最长,它早于沐泰山、诵芬堂等药铺。
明代晚期,宁波药商成姓看到苏州西部重镇木渎富饶繁华,景色如画,遂在此设店,取诸葛亮《戒子书》中句“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之意,取店名为“宁远堂”,历经数代相传。清代咸丰十年(1860)苏州发生战乱,成氏后人避难苏州城,战事平息后返回木渎,店铺已被地痞霸占,成氏几经努力才夺回店铺,但事后深感在当地已难以立足,遂于同治三年(1864)出资1200千文,把药铺迁到苏州山塘街星桥堍暗弄堂口。
宁远堂药铺迁苏后,为打开业务,在门面装潢方面极为讲究,名家所书“宁远堂道地药材”、“宁远堂丸散膏丹”冲天长挂分列于店门外左右两侧。另外还特制一块上书“本堂创始迄今已有二百余年,只此一家,并无分处”的短招悬于店招檐下,以表明为地道的百年老店。
宁远堂前店后坊,店貌古朴,药品质量优良。山塘街是苏州西北区居民聚居最多之地,又为浒关等地农民出入要道,因而业务尚可。1938年后宁远堂曾聘请叶洪钧、金绍文、陈雪楼、吕一平等名医坐堂问诊,极一时之盛,从而增添了可观的业务。
1956年1月宁远堂公私合营,同年商业网点调整时保寿堂并入。1958年9月与中易药房合并称宁远堂中西药店。1965年西药业务分出,仍称宁远堂国药店。“文革”时改称立新国药店,同年12月改为国营。1979年10月16日恢复原名称宁远堂国药店。改革开放后,宁远堂严格执行药品质量规范,传统与科学相结合,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深受群众欢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