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简介: |
特色参茸店 个性良利堂
良利堂创设于清嘉庆十四年(1809),创业主陆绪卿,于苏城东隅肖家巷酱园弄口西首朝北门面,为一爿十余人的弄堂小铺,以韩非子《外储说左》中“夫良药苦于口,而智者劝而饮之,知其人而已己疾也”句意取名良利堂,又按药店习俗冠以“陆良利堂”,以诚信为本,精选上等药材,循古法炮制,致药铺买卖兴隆,极一时之盛。同治八年(1869年)四月店址向西迁移到肖家巷二号,改为前店后坊,成为规模尚可的药铺,店名改为良利堂。
良利堂向以精选上等地道药材和遵古炮制而着称。堂内设有刀房、丸散房、料房、磨房、杂房等。从切制饮片、配料到制合丸散膏丹,均有专职,对工作都有严格要求,有“头柜教二柜,头刀教二刀”等言身教的传统习惯。对营业人员要求能解答病家提出的问题,说病卖药,越是要求配方强、分量准、药品对、功效高以招来生意。良利堂的饮片,享有盛誉,是因深谙重要性能,技术娴熟的切制能手孔品源、丸散能手米博山等人起了重要作用。炮制切片需视不同中药品种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来润药切制,既使片型美观,又能增强药性的疗效。如延胡索、附子、郁金、白芍等,轻薄似蝉翼,弯曲如卷席。一只槟榔可切成108片,业内人说:“槟榔一百零八片,附子飞上天”,刀功的精湛为同业所叹服。有“请了名医要良药,撮药要到良利堂”之誉。
岁月悠悠,时光流逝中良利堂经过长达百年的苦心经营,清末时终于赢得名列苏州四大名药店之一的桂冠。同业中人在总结它脱颖而出得以成功的秘诀原来是采用了清康熙帝“安然养生”的缘故。“安然养生”是康熙健身的实践结果。大致是宁静顺乎自然境界,但也具有以药物补充体质虚弱达到精力充沛、体质健康的意义。老年人因免疫功能衰退下,以药物补充需求的不足当然是养生之道了。驰名于世的吴门医派固本培元养阴学说也许是最生动的说明。
良利堂以“安然养生”为锁定目标,以精制饮片、人参、鹿茸以及煎膏滋药等业务门庭若市。据1937年前史记载,良利堂年膏滋药八百料,占全市二千料的十分之四,还在上海设立专接膏方分销处,可见其滋补经营之广了。当时年营业额5万银圆,位列苏州药店第三位,确实是苏州经销滋补药品中品种最全、最高档、质量最硬的经营滋补专营店。
在苏州这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大环境下,苏州市民也有着高层次文化内涵,而且苏州人历来就有进药药补养身的传统和习惯。因此雷允上的领导想到了以文兴商,以文兴药,于是以一种全新意境和文化韵味的高层次经营在良利堂这样的百年老店中积极探索着。
|